幼小衔接专题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幼儿教育论坛 > 幼小衔接专题 >

快学堂幼小衔接|如何保护及培养孩子的专注力

        专注力是指人的意识集中和指向一定的事物,也就是将心理资源集中在一定的事物或信息上。
       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注意开始的。耐心与专注,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的内在能力。孩子先天气质不同,专注力表现不同,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了解孩子的需求、尊重孩子的行为、找到孩子的兴趣,专注力是可以通过练习与培养逐步提升的。 
气质不同,专注力表现也不同
       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,专注力的外在呈现也不同,总体来看有这5种气质类型,不同气质的孩子各有优劣。
        高度敏感的孩子
        他们总是要求多多,若不能迅速得到满足就很急躁;对环境变化敏感,有时甚至抗拒变化。在大人眼里,他们是“难对付的孩子”,非常“不好伺候”,其实正因为他们有高于普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才会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更高需求。充沛的好奇心使他们很容易对一件事集中注意力,发达的感知能力又使他们很容易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。
        沉湎于自我的孩子
        他们看上去很乖,很少提要求,喜欢独处,对于环境变化不会像高敏感度的孩子那么抗拒,但也不会像高敏感度孩子那样,进入新环境后能很快融入。他们不抗拒新环境,也不融入新环境,在群体中喜欢保持安静,不容易被打扰,专注力也最稳定。
        反抗叛逆的孩子
        他们非常喜欢说“不”,比通常的逆反期表现更固执,更情绪化,态度消极,善于把一件简单小事演变成一堆麻烦,令父母疲惫不堪。他们的专注力表现由心情和身体状态决定,稍有不适都可能引发他们情绪失控。
        漫不经心的孩子
        你常常想对他们大吼:“这已经是第三次了!”“难道你没听到我刚才说的话吗?”他们不爱理人,容易紧张、羞怯,似乎在理解和融入这个世界时有困难,每天都需要妈妈反复唠叨才把该做的事做好,专注力极低。
        活泼好动的孩子
        他们总是处于探索状态,天不怕地不怕,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嗨翻全场。只要是感兴趣的事就会专心去做,不会轻易受外界干扰,否则就懒洋洋待在一边,完全不肯投入精力。
怎样保护及培养孩子的专注力?
        适度的自由是最好的“保护”
       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体会:孩子吃顿饭,餐桌如同灾难现场;孩子摆弄玩具,一会儿就把房间变成垃圾场……然而我们养育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呢?是为了干净整洁还是为了让孩子成长?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高体重在增加,还有智慧与能力的养成。当大人把对孩子的“保护”停留在干净、安全的层面,想没想过这种“保护”会让孩子失去什么?
        人们喜欢对孩子说“你不要……”喜欢与孩子斗智斗勇,阻止孩子“捣乱”,觉得孩子太难搞,却没注意到孩子探索时的兴奋,以及他们操控身边事物的技能如何在翻新。
       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,也是孩子能够专注于某件事的根本原因。保护孩子的探索行为,就是在保护孩子的专注力。
不要打断孩子,营造相对安静、较少干扰的环境
        在孩子专心摆弄玩具时,好多成人喜欢突然出现在孩子身边,跟孩子闹一下,或要求孩子去做另一件成人觉得更有趣的事。还有的家长总是不放心孩子独自学习,一会儿看看孩子,一会在孩子周围转悠。
假如你希望孩子具备很好的专注力,那么,在孩子专注学习或思考时,只要下一刻没有生命危险,就不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。
        如果你们接下来有很重要的计划,不能任由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,那你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限,比如再玩多长时间,在时限到来前的几分钟里,提醒孩子时间快要到了。给孩子一个转移注意力的缓冲期,让孩子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力,而不是突然被打断。
帮孩子合理安排时间,不提出过高的要求
        由于生理发展特点,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,自控力不如成人,难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。因此要把对孩子的专注力时间要求,落在合理范围内,然后协助孩子逐渐拉长每一次的专注时间。
        比如孩子喜欢涂色,开始时一次涂一两幅,慢慢可能是三四幅,每次进步一点点就好。再比如,孩子完整学习20分钟后,让孩子走动一下,或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,让孩子暂时休息等。
找到让孩子专心的那个“点”,激发孩子的兴趣,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间
      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“兴奋点”:有些孩子特别容易被视觉刺激吸引,有些则是触觉,还有的是听觉。先弄清哪种感官刺激最能吸引孩子,再围绕这个“点”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,让兴趣来引导孩子巩固专注力。比如孩子喜欢动手,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手工或实验材料来操作体验,或者为孩子买课外书时,挑选一些有趣的、生动的书籍。
先接纳孩子的兴奋点,再加以引导
       有妈妈问:“我家孩子话特别多,太闹了,怎么才能让他安静一点?”也有妈妈问:“我家孩子太文静了,怎么才能让她活泼一点?”于是,我们总是试图矫正孩子的特点,认为这是在帮孩子“变得更好”。
要知道一个人要先欣赏和接纳自己的内在,才能和谐地与周围人共处。同时,妈妈对孩子的接纳程度,决定着孩子是否能顺利接纳自己,总被妈妈否定的孩子,一定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。
        对于活跃的孩子,我们可以鼓励他多和朋友互动,帮他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,比如怎样描述一件事更生动,怎样提问更容易得到回应。如果孩子喜欢安静,那就试试听音乐、画画、玩拼图……用孩子感兴趣的事去引导他们发掘内在专注力,而不是根据大人的喜好强迫孩子专注。
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,而不是结果
        幼儿能力有限,只要他们肯努力尝试一件事,不轻易放弃,就已经非常了不起,家长不必将结果看得太重。假如孩子在努力搭积木,那无论他弄出多么奇怪的形状,一定记得赞美他的积极和努力,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,欣喜地告诉孩子爸爸:“宝贝一直在搭积木呢,试了很多次,很努力,始终没有放弃,特别好!”